意识从何而来?或许意识是物质基本性质 遍布宇

据国外媒体报道,意识从何而来?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又是科学上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哲学家菲利普·戈夫(Philip Goff)在他的新书《伽利略的谬误:意识新科学的基础》中思考了一个激进的观点:如果意识不是大脑所做的特殊事情,而是所有物质所固有的特性,那意味着什么?

意识从何而来?或许意识是物质基本性质 遍布宇

这种理论被称为泛心论”(panpsychism)。在新书中,戈夫为读者梳理了这一理论的历史,回答了常见的反对意见,并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泛心论代表了最好的前进道路。近日,他接受了科学美国人”网站的采访,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

你能用简单的术语解释一下什么是泛心论吗?

按照我们对事物的标准看法,意识只存在于高度进化的生物体大脑中,因此意识只存在于宇宙的一小部分,而且只存在于最近的历史中。相反,根据泛心论,意识在宇宙中无处不在,是宇宙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有意识的。该理论的基本原则是,现实的基本组分(可能是电子和夸克)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形式的体验;而人类或动物大脑中非常复杂的体验,是从大脑最基本组分的体验中以某种方式衍生出来的。

可能很重要的一点是澄清一下我所说的意识”(consciousness),因为这个词实际上很模糊。有些人用意识来表示非常复杂的东西,比如自我意识,或者反思自身存在的能力。我们可能不愿意把这种能力赋予许多非人类动物,更别说基本粒子了。但是,当我使用意识”这个词时,我只是指体验:快乐、痛苦、视觉或听觉体验,等等。

人类有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体验,马就少得多,老鼠就更少了。当我们转向越来越简单的生命形式时,我们会发现越来越简单的体验形式。也许,在某一时刻,就像灯光熄灭,意识也会消失不见。但至少,我们可以假设,这种意识的连续体会不断隐退,却又不会完全消失,会继续延伸至无机物,而基本粒子拥有简单到几乎无法想象的体验形式,来反映它们难以置信的简单性质。这就是泛心论者的观点。

你写道,你得出这个观点是为了解决意识研究中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

尽管对大脑的科学认识有了很大进步,但对于解释复杂的电化学信号如何在内在主观世界里形成颜色、声音、气味和味道,我们甚至都没有一点头绪。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常独特的情况。在理解我们内部自身认知如何与外部科学阐释相吻合方面,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谜团。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许多人认为,我们只需要继续使用研究大脑的标准方法,最终就会解决这一问题。但在我的新书中,我认为意识的问题源于我们在科学革命之初设计科学的方式。

当伽利略宣布数学将成为新科学的语言时,新科学开始有了纯粹的定量词汇,这是科学革命的关键时刻。但是,伽利略也意识到,你不能用这些术语来描述意识,因为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涉及性质的现象。想想红色的体验,或者花的香气,抑或是薄荷的味道。你不能用纯粹的物理科学定量词汇来描述这些性质。因此,伽利略决定了我们必须将意识置于科学领域之外;如此之后,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表示。

这真的很重要,因为尽管意识问题已经被严肃对待,但大多数人仍认为传统的科学方法能够解决它。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物理科学在解释宇宙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时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们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应该有信心,相信有一天,只有物理科学才能解释意识。然而,我认为这种反应是源于对科学史的误解。没错,物理科学确实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但它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从一开始的设计上就排除了意识。如果伽利略穿越到现在,听到用物理科学解释意识的问题时,他会说,当然,你不能那样做。我设计物理科学是为了研究数量,而不是性质。”

泛心论如何让你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

泛心论者的出发点是,物理科学实际上并没有告诉我们物质是什么。这听起来很奇怪。从物理教科书中,你似乎学到了关于空间、时间和物质的各种不可思议的理论。但是,科学哲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尽管物理科学内容丰富,但它仅限于告诉我们物质的行为及其作用。例如,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具有质量和电荷。这些性质完全是根据行为来定义的,比如吸引、排斥力,或者对加速度的阻抗。物理学绝对不能告诉我们哲学家所谓的物质本质:物质是什么?它本身究竟是什么?

因此,我们的科学故事中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泛心论者的建议是,用意识来填补这个漏洞。对于泛心论者来说,意识是物质的固有本质。在这个观点看来,只有物质,没有超自然或精神上的东西。但是,物质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描述。物理科学从外部”来描述物质的行为。而来自内部”的东西——也就是从物质本质而言——是以意识的形式构成的。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美丽、简单、优雅的方式,将意识整合到我们的科学世界观中,将我们从内部对自己的了解与科学从外部对物质的了解结合起来。

你最常听到的反对意见是什么?你如何回应?

当然,最常见的一句是这简直疯了!”。但是,我们许多最好的科学理论也与常识背道而驰。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你以非常快的速度旅行时,时间就会变慢”;或者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我们的祖先是猿类”。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你应该凭解释力来判断一个观点,而不是它的文化联系。泛心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意识之谜的方法,让我们能够避免传统解释所面临的深层次难题。

你能预见到泛心论可被检验时的情形吗?

意识科学的核心存在一个深刻的难题:意识是不可观察的。你不能通过观察一个电子来判断它是否有意识。你也不能进入一个人的大脑,看他们的感受和经历。我们知道,意识不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而存在的,而是因为有意识才存在的。我们了解他人意识的唯一方法就是问他们:我不能直接感知你的体验,但我可以询问你的感受。如果我是神经学家,我可以一边扫描你的大脑,一边观察当你告诉我你的感受和经历时,哪些大脑区域会被点亮。这样,科学家们就能把某些大脑活动与某些体验联系起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与饥饿感、视觉体验、快乐、痛苦、焦虑等等有关的大脑活动。

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意识理论,因为我们最终想从意识科学中得到的是对这些相关性的解释。比如说,为什么下丘脑的某种活动与饥饿感有关?为什么会这样呢?严格来说,一旦你开始回答这个问题,你就超越了检验的范围,就因为意识是不可观察的。我们不得不求助于哲学。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我们需要科学和哲学来获得意识理论。科学告诉我们大脑活动与个人体验之间的联系。然后,我们必须找到最好的哲学理论,来解释这些相关性。在我看来,唯一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就是泛心论。

你是如何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

在我学习哲学时,我们被教导只有两种方法可以解释意识:要么认为意识可以用传统的科学术语来解释,要么认为意识是一种神奇而神秘的东西,是科学永远无法理解的。我开始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毫无希望。我认为,我们可以希望有朝一日会有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但前提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科学。泛心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路。(任天)